内有圣人之德,外施王者之政。
内圣:道藏于内心自然无为
外王:道显于外,推行王道
意味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相结合。“内圣”是“体”,“外王”是“用”。
发展历史
最早由庄子提出,在《庄子·天下篇》中提出。而后被儒家所认可,并纳入儒家学说。
儒家认为三大纲领中的八大条目:“格物,致知,诚意,正心,修身,齐家,治国,平天下”,是实现内圣外王的主要途径。“修身”之前为内圣,而之后的“齐家治国平天下”属于外王。
内圣:强大的内心修养
不论在日常生活中,还是在工作学习中,我们都应该都要学会控制自己,修自己的认知,对自己的认识,对外部世界的认识。
另一点,在建立起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之后,就要坚持到底。例如儒家对仁义道德和礼乐制度的坚持:尽管在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时代,儒家学说不被世俗所接受,但是孔孟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。
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“客观真理”,我们所坚持的真理,就只是我们认为是绝对正确的,仅此而已。因为人类世界的所有观念,例如“正义”,“真理”,“真相”,归根结底其实都是“假设”,当人们接受了假设的合理性之后,它自然而然成为了人类在认知上的“共同体”。最终,因为大多数都接受,所以我们也接受。
无论是“知其不可而为之”还是“虽千万人吾往矣”,都说明,既然认定了一个概念是真理,那么就必须坚持而不能动摇。
而熊逸老师在内圣外王的孟子为什么处处碰壁?这篇文章中指出,对真理的信念是经不住“反思”的推敲的。既然真理最终的底层是“假设”,而假设可以是错的,那么为什么要求所有人都要相信你的假设呢?而我认为,这样的解构只有哲学上的思辨意义,而对日常生活毫无帮助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做所有事情的目的都应该是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,不论是拓展自己的认知,还是努力获得更好的物质基础,其目的都是一样的。而一味的哲学思辩无法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点。我了解了所有的真理都是假设,然后呢?我怀疑我脑子里的一切,然后又能如何?我想对于普通人而言,怀疑主义只能让我们觉得更焦虑,而不会让内心更平和。
所以,我认为的内圣,在现代社会,就是锻炼情商,开拓眼界。建立客观合理的三观。而我们能做的,就是让自己的内心更平和,让生活过得更好。
外王:向外界输出秩序,要先中庸
内圣的同时,也要向外输出秩序,最终达成“平天下”的目的。而万维刚在《内部掌控,外部影响》2:中庸之道这篇文章中提出,要“外王”,秉持的是中庸原则,对待事情随机应变,恰到好处。外王有以下三个方面:
第一个是自控,控制情绪,做到在刺激和回应之间自由选择。有一句我最喜欢的名言:
在刺激和回应之间,你还有选择如何回应的自由与能力。
Between stimulus and response there is a space. In that space is our power to choose our response. In our response lies our growth and our freedom.
——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
这更多的是“内圣”的一部分,但却是“外王”的基础。找到属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,对自己的情绪负责,这很重要。
第二个是灵活变通,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,实现更高形式的善,我们的手段不必过于拘泥。因为事物的哲学方法的内核都是想通的,而外在手段可以多种多样。
例如马丁·路德·金发起的黑人民权运动,不仅有黑人支持,还有大量白人支持。马丁并没有将种族问题泛化而去孤立白人群体,很显然,拉拢更多人的策略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,进而更容易成功。
第三个是想法的调和,和灵活变通有点像,也是要求不走极端,但重点在于对世界的认知。因为对一件事情的解释可以是多面的:同样的一件事,解读可以是好的,也可以是反面的,而这两种解读都可以很有道理。
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,就是头脑中能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但仍保持行动能力
—— 菲兹杰拉德
例如一个公司破产了,我们一般会认为是一件坏事,因为对公司的利益相关方而言会有大量的损失。然而,破产这件事从长远来看,未必是件坏事。因为破产可以释放这个公司占用的社会资源,例如金钱和劳动者的时间,而让这些资源去往能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地方。进而社会的总体价值就获得了提升。这就是所谓“祸福相依”的观点。
对个人而言,知识可以是相互矛盾的,因为其应用场景的不同,我们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。另外,人的观点不能偏激,人要兼收并蓄各种各样的想法和知识,让这些观点在我们的头脑中产生“天人交战”的效果,然后再去日常生活的具体事务中锻炼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,同时训练向外输出秩序的能力。
以上的三点,总结而言就是“中庸”的处事方法。
有了“内圣”,我们就有明确的目标,而有了“外王”,我们就能找到合理的手段,事情便容易做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