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空:北宋 四川眉山

身份:唐宋八大家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

伟大的诗人、政治家、艺术家。

生平履历

  • 1057,成为进士,因为考试成绩太好,被欧阳修认为是曾巩的,于是位列第二。同年 4 月,在殿试完成之后,因为母亲去世,不得不按礼法丁忧回乡
  • 1069,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对科举的改动,被王安石攻讦
  • 1070,担任进士主考官,他喜欢的上官均因为诋毁王安石变法,被改为第二名
  • 1071,受到新党的迫害,前往杭州
  • 1073,在常州、润州、苏州、秀州往返
  • 1078,改徐州外小城,《黄楼赋》
  • 1079,前往湖州,再次被弹劾,入狱,差点死掉。最后去了黄州,开始隐居。结交禅门人士,认识佛印。
  • 1081,元丰四年,自号东坡居士,前往赤壁,写下《赤壁赋》
  • 1084,四处游历,《题西林壁》《石钟山记》
  • 1085,司马光去世,苏轼嘲笑程颐,说其刻板,于是两人结怨
  • 1087,和程颐互相攻讦
  • 1089,去往杭州
  • 1090,取淤泥作堤坝,建造桥梁,苏堤建成
  • 1091,还朝廷,蜀洛党争,后出任颍州
  • 次年,前往扬州,9月还朝,做学士、侍读
  • 1093,遭弹劾,前往定州
  • 1094,遭弹劾,前往惠州
  • 1096,修桥,出卖腰带资助建设
  • 1097,贬儋州
  • 1100,前往廉州,过广州,清远。当年北还
  • 1101,北归途中因为痢疾病逝

高开低走的一生

苏轼的年轻时代,十分风光。因为文采非常好,所以考试非常顺利,也深受当时文人的赏识但在科举之后,人生却一路下行。他没有真正在京城做官,而是一直在周边担任地方官。

因为苏轼的政治看法无法与任何一边保持一致,无法选边,也无法在当时的政坛生存,一路贬谪。他的仕途基本就是在贬官喝贬官的路上。

当时北宋的处于权力交接时期,宋神宗并不是宋仁宗的正统血脉,朝廷上总有反对的声音。于是宋神宗也希望能够向国内证明自己的执政能力,做出成绩获得支持。而整个北宋后期的权力情况,基本就是两股势力在互相证明自己的执政合法性。

在这种情况下,王安石变法出现。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和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形成了两股势力,皇权的互相攻击演变成了朝廷的混乱,而不幸的是,苏轼拒绝在任何一方选边站,这样的立场只能导致苏轼成为局外人。这也就是苏轼一直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。

无政治原则

苏轼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政治原则,也无政治理想,而更类似于一个务实派。从他贬谪的过程可以看出,不论他在哪里,都力图改善民生,从事教育,而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。

就像一个灵魂的 IP,苏轼在政治上没有身份,于是只能被边缘化。

王安石对苏轼的 50 篇论文的总体批评为:

“尔方尚少,已能博考群书,而深言当世之务。才能之异,志力之强,亦足以观矣。其使序于大理,吾将试尔从政之才。夫士之强学赡辞,必知要然后不违于道。择尔所闻,而守之以要,则将无施而不称矣,可不勉哉!”

大意是,知识面很广,但是没有“要”,就是无政治原则。

独特的意义系统

既然无政治理想,苏轼在文学领域却找到了自己的意义。主要有两个:

第一个是利用对“不朽”事物的解构,挖掘其浪漫主义内核:创造超越时空的文字美学。苏轼对明月、清风、江山等意象极尽表现之能事。

苏子曰:客亦知夫水与月乎?逝者如斯,而未尝往也;盈虚者如彼,而卒莫消长也。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,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;自其不变者而观之,则物与我皆无尽也,而又何羡乎?且夫天地之间,物各有主,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。惟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,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,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,而吾与子之所共适。客喜而笑,洗盏更酌。肴核既尽,杯盘狼籍。相与枕藉乎舟中,不知东方之既白。

——《赤壁赋》
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 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

——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

月亮是永恒的,江山是永恒的,明月清风是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的。

海底月是天上月,眼前人是心上人。

——张爱玲

第二个是形成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:在最平凡和朴实之处寻找意义,例如行医,教育,工程,为老板姓做实事。罗胖总结为用“鼠目寸光”寻找意义。

心似已灰之木,身如不系之舟。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。

满目山河空念远,落花风雨更伤春,不如怜取眼前人。

——晏殊

苏轼正是利用这样广阔的意义系统,完成了流传千古的诗词创作。

几则轶事素材

“百事可乐”最初的说法来自苏轼:

苏轼在〈与鞠持正书〉中写下:“文登虽稍远,百事可乐。岛中出一药,名曰:‘石芝’者,香味初嚼茶,久之甚美,闻甚益人!”。文中百事可乐意指凡事皆有乐趣,成为英语pepsi cola的中文音译。

对星座的研究

苏轼对十二星座很有研究。苏轼读韩愈《三星行》诗“我生之辰,月宿南斗”,表示自己和唐朝的韩愈都是摩羯座(当时称“磨蝎”),一生多遭口舌诽谤,简直同病相怜,命途多舛。他认为自己命中的好好坏坏,和身为摩羯座是有关系的。 按唐宋时的占星学,二十八宿的斗宿正好对应黄道十二宫的摩羯宫,月亮所在的星宫为身宫(相当于月亮星座),可知韩愈的身宫正是摩羯。而苏轼则是以摩羯为命宫,“仆乃以磨蝎为命,平生多得谤誉,殆是同病也”。 苏轼对星座的感叹,让后世掀起一股“摩羯情节”。南宋方大琮写信给朋友说:“惟磨蝎所莅之宫,有子卯相刑之说,昌黎值之而掇谤,坡老遇此以招谗。而况晩生,敢攀前哲?”南宋理宗时期的牟𪩘致友人的书信:“生磨蝎之宫,人皆怜于奇分。”于石写诗:“顾予命亦坐磨蝎,碌碌浪随二公后”元代尹廷高〈挽尹晓山〉“清苦一生磨蝎命,凄凉千古耒阳坟。”赵汸“谩灼膏肓驱二竖,懒从磨蝎问三星。”明代张萱“磨蝎谁怜留瘴海,痴仙只合在人间。”清代赵翼“书生不过稻粱谋,磨蝎身偏愿莫酬。”黄均“渐知世运多摩羯,颇觉胸怀贮古春。”袁枚:“莫叹遭逢磨蝎重,世间风浪几曾平。”曾国藩:“诸君运命颇磨蝎,可怜颠顿愁眉腮。”

一个低俗关于“屁”的逸事

苏轼很早接触佛教,一生与禅师交游颇广,在黄州时常与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来往,一日苏轼做一首诗偈“稽首天中天,毫光照大千,八风吹不动,端坐紫金莲”呈给佛印。禅师即批“放屁”二字,嘱书童携回。东坡见后大怒,立即过江责问禅师,禅师大笑:“学士,学士,您不是‘八风吹不动’了吗,怎又一‘屁’就打过了江?”

参考资料

罗胖在《启发俱乐部》对苏东坡的评价:第52期 | 苏东坡突围 - 得到APP